青马之声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马之声 > 正文

辩证唯物主义“新”在哪里?

时间:2019年05月05日 22:23 来源:bevictor伟德 作者: 阅读:

孙亚茜

bevictor伟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批判的眼光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相较于以往的古希腊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片面静止观来讲,它“新”在哪里呢?

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实践观,即将客观性与能动性相结合,创造出了以实践为基础,主客体相统一下,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把哲学观看作是实践唯物主义。所谓“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具有能动性、自主性、直接现实性、创造性。这一点就肯定人的作用,既扬弃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唯心主义的抽象性,又继承发展了感性的实践物质活动与客观能动性。

其次,在历史观上,主客观连接起来,将主观愿望变为客观现实。到底人是环境的产物,还是人创造了环境?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环境和人之间的中介,“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以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两个概念引导人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环境与人的关系。

再次,在人学观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哲学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孤立的个体和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这一点上,马克思从正面建构了人的学说,把人归结为社会,把人看作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社会实践中的、社会中的人。

最后,在宗教观上,批判了费尔巴哈自我异化逻辑之下的宗教观,指出旧哲学将世俗与人本身割裂,没有真正发掘出宗教的认识根源、产生的社会基础、如何消灭宗教的方法。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将对神的爱转变为对人的爱,推翻资产剥削阶级及私有制。以往的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由于上帝是人捏造的,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外在的精神实体,但是上帝反过来对人进行压迫、控制、奴役,造成了异化,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对立。马克思看到了宗教观的创造与空白,重新对其产生、本质、功能、社会基础、认识与理论根源进行阐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十一条,以“实践”为论述核心,将马克思主义的新哲学和费尔巴哈旧哲学进行鲜明对比,对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功能、人学观、认识观、世界观、社会观、思维观、宗教观、落脚点等多个方面进行重新阐释、说明,加深了更多学者重新认识哲学,对哲学世界进行新的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新”在哪里?在学习过程中更应进行多角度思考,以新的观念看待哲学。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我们应该积极运用世界的规律与原理自觉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智慧、爱智慧。